2025年5月7日,蒙古国政府召开例行会议,审议并通过多项重要决议,涉及儿童权益保护、综合教育政策制定及铀资源开发的公众监督机制。以下为会议主要内容:
一、落实“全国儿童事务委员会”建议,全面推进儿童保护与发展
5月6日,由总理鲁·奥云额尔登主持的“全国儿童事务委员会”以更新后的成员构成召开会议,围绕儿童权益保护与发展形成多项决议。家庭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长、委员会副主席鲁·恩赫阿木格楞向内阁汇报会议成果,并推动以下决定:
1. 优化儿童基金管理:完善儿童基金使用与管理机制,扩大资金规模,相关建议将在下次政府会议审议。
2. 制定综合教育政策:鉴于2026年被定为“支持教育年”,政府将制定涵盖儿童发展与保护的综合政策,计划分阶段建设适合地区特点、可全年运营的儿童夏令营设施。
3. 推动儿童组织协作:明确儿童参与组织的机制定位,促进其形成高效的参与与合作模式。
4. 应对儿童暴力问题:深入调查儿童遭受暴力及性侵害犯罪的原因与现状,制定干预措施,相关建议将提交下次会议。
5. 起草《支持家庭法》:加快《支持家庭法》草案的起草工作并提交审议。
6. 提升儿童保护服务:2025—2026年间,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,为各地儿童与家庭发展机构配备必要车辆,保障儿童权益及服务及时性。
7. 加强儿童健康管理:从胎儿期起强化儿童健康保障,建立妊娠管理、幼儿园及学校的早期疾病筛查机制,完善园所和校园的卫生与安全管理,相关负责人须确保落实。
上述措施旨在系统提升儿童保护与发展水平,为蒙古国下一代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。
二、强化铀资源开发透明度与公众监督
依据《蒙古国政府法》《环境保护法》《核能法》及《蒙古国宪法》关于公民享有健康、安全生活环境及知情权的规定,政府决定采取紧急措施,提升铀资源勘探与开采的透明度及公众参与度,具体如下:
1. 公开铀勘查成果:全面披露东戈壁省境内铀地质勘探成果、开采技术及安全管理信息,确保公众获取真实可靠数据。
2. 解读辐射影响:针对乌兰巴德拉赫县“朱布其敖包”和“杜兰乌勒”铀矿开发,基于国内外专业科研成果,分析对人类、牲畜、动物及自然环境的潜在辐射影响,编制并向公众传播相关信息。
3. 宣传经济社会效益:阐明两处铀矿开发对社会、经济及地方发展的意义,广泛开展宣传工作。
4. 组建公民监督机制:研究设立由地方居民、非政府组织及独立专家组成的临时“公民监督委员会”,确保铀项目运作透明并接受公众监督。
5. 筹建专业实验室:探讨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核与辐射测量分析实验室的可行性,提交审议报告。